西贝的公关,如果这样做
而西贝应对罗永浩的最佳公关,不该是回怼罗永浩,而是通过回应此次事件,向消费者展示一个成熟、负责任、有倾听意愿并能持续改进的品牌形象。
而西贝应对罗永浩的最佳公关,不该是回怼罗永浩,而是通过回应此次事件,向消费者展示一个成熟、负责任、有倾听意愿并能持续改进的品牌形象。
“华与华老板都给我道歉了,这事翻篇。”9 月 15 号罗永浩一条微博,给闹了一周的西贝预制菜风波画了句号。可谁能想到,这场始于餐盘的争议,最后把收了西贝 6000 万咨询费的 “军师” 华与华,推成了最大笑柄。
2025年9月,当罗永浩在直播间将矛头指向西贝背后的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时,一场关于品牌营销价值的讨论在公众领域迅速发酵。
最近这段时间,餐饮界可太热闹了,西贝和胖东来频繁登上热搜,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事情的起因,是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,价格还贵得离谱,甚至用“恶心”来形容自己的用餐体验,还呼吁国家推动立法,强制饭馆标明是否使用预制菜。这一番言论瞬间点燃了舆论
西北预制菜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。事情又有了新发展,西贝在其公众号和视频号“西贝品味早读”上发布了两个内容:“7 岁毛毛” 和“1 岁孩子在西贝学会吃饭”的故事。
这篇以小顾客角色代入的文章,写的很好,但是把毛毛哭着闹着要去吃,甚至不要玩具,不要去姥姥家,用来衬托西贝的更美好,就有点过分了,尤其这一局“死死抵住了诱惑”,就显得非常棒突兀。这种公关文的风格倒是一脉相承,非常主观,非常自我,西贝大于一切。
任何一次舆情,真正决定走向的不是企业发了几条声明、找了哪位名人站台,而是用户那一端的感受有没有发生变化:我花同样的钱,吃得值不值?体验稳不稳?你对我的质疑和不满,是不是正面回应并立刻纠偏?当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期望都得不到对应的体验时,这个链条反复断裂,就会从单
西贝这事儿闹到现在,我说实话是真没想到能闹这么久,毕竟中间还有始祖鸟炸山、追觅要造车、小行星......
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视角,讲述了毛毛从2岁起开始吃西贝,妈妈因为最近的消息不让毛毛光顾西贝,毛毛哭着、闹着,哪怕妈妈用玩具“诱惑”,也要遵守与西贝的“约定”,最后妈妈想通了的故事。
相信这几天,在西贝预制菜争议这事上,网友们又因这两段话找到了新乐子。尤其是有人AI生成毛毛全家抱着西贝店员大腿哭着要吃西贝的图,实在令人哭笑不得。
这场冷清源于近期围绕“预制菜”的争议。记者实地探访后厨时发现,门店严格管理拍摄权限,负责人解释去年副牌剩余肉制品仅供员工餐,并非对外销售。关于羊肉新鲜度,负责人表示:“羊肉每年集中采购后冷冻保存,全国门店统一配送,品质与新鲜羊肉一致,这是连锁餐饮常规操作。”但
我去年夏天还带着我闺女去西贝,记得那会儿环境真不错,孩子坐在小椅子上,手里拿着绘本,旁边还有卡通贴纸,服务员还主动送围兜,那感觉,真像在自家客厅吃饭。
贾国龙这次栽跟头,其实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是舆论误伤,毕竟餐饮这行当太难了,谁还没个决策失误的时候?可问题是,人家于东来都站出来说话了,张勇也表态了,结果西贝自己发的那几篇公众号文章一出来,好家伙,直接把锅底给掀了。不是说不能解释,问题是这解释的方式,比不解释还糟
不是我唱衰西贝,实在是它自己歇斯底里的给它自己唱挽歌!真是搞不懂了,你说你一个卖预制菜的,就好好经营你的预制菜好了,干嘛没事找事玩软文案这种高雅的伎俩?这下好了,一下子没玩明白,彻底把自己玩砸里了!
那天在兰州中心的西贝莜面村,那景象真是够扎心的。往常挤满人的等位区,空得能听见回声,服务员也愁,直接说了“几乎没人”。这可不是一家店的事,这股子因为预制菜闹出来的寒潮,把这家有370多家直营店、养着1万8千多号员工的餐饮大店都给冻着了。争议闹这么大,我们记者按
几起新闻事件的主角,无论是在预制菜争议中态度强硬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,还是把青藏高原烟花秀称为“大闹天宫”的蔡国强,都不约而同地被网民冠上了”老登“这一带着戏谑、有些冒犯的称呼。
作为西贝创始人,贾国龙希望能做出一家“铺天盖地”的企业,过去十年一直在尝试推出新的快餐品牌,他在《折腾不止》一书中反复提及,麦当劳是他的假想敌。这本书记录了贾国龙三次深度访谈。
9月17号凌晨,许昌本地群里有人甩出这条吐槽,配图是胖东来门店门口排队的截图,30个名额,200多号人顶着大太阳等,一半戴着鸭舌帽遮纹身。
最近刷到西贝那篇 “7 岁毛毛哭着要吃莜面” 的文章没?尴尬得我脚趾抠出三室一厅。9 月 23 日 “西贝品味早读” 发的文里,7 岁娃因为妈妈不让吃西贝当场崩溃,哭喊 “那是我和西贝的约定”。
9月12日西贝后厨直播镜头怼到冷冻柜时,网友集体瞳孔地震。包装袋上"保质期24个月"的西兰花冻得像冰坨,厨师直接扔进沸水里。旁边冷藏柜躺着9个月前的番茄炒蛋包,微波炉叮三分钟就装盘。贾国龙前脚刚拍胸脯保证"100%现做",后脚就被打脸打得啪啪响。